uxpachina uxpachina uxpachina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主席欢迎致辞
    • 关于协会
    • 理事及分会成员
    • 志愿者介绍
    • 会员申请
    • 免责声明
  • 项目
    • 用户体验行业年会(User Friendly)
    • 中国服务设计行业峰会
    • GXA好体验奖
    • 用户体验行业文集
    • 用户体验创新大赛(UXD Award)
  • 会员
    • 会员单位
    • 个人会员
    • 会员天地
  • 新闻
  • 动态资讯
  • 资源库
联系我们
uxpa@uxpa.org.cn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主席欢迎致辞
    • 关于协会
    • 理事及分会成员
    • 志愿者介绍
    • 会员申请
    • 免责声明
  • 项目
    • 用户体验行业年会(User Friendly)
    • 中国服务设计行业峰会
    • GXA好体验奖
    • 用户体验行业文集
    • 用户体验创新大赛(UXD Award)
  • 会员
    • 会员单位
    • 个人会员
    • 会员天地
  • 新闻
  • 动态资讯
  • 资源库
会员申请

评委专访 | 复赛作品如何优化?给UXD Award参赛者的Tips

+ Google Calendar + Ical Export

2025UXDA大赛已经进入复赛阶段,我们很荣幸地收到了大赛评审团的蒋姝婷老师特意为同学们写的,给到同学们关于作品优化的实用建议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同聆听蒋老师的专业见解吧!

蒋姝婷 Madhive(广告科技公司)产品设计部 资深产品&交互设计师

从体验到洞察:我的UXDA Award评审笔记

作为今年UXDA Award评审之一,我有幸见证了来自不同背景、不同学科的设计师们,在用户体验创新领域的诸多尝试与突破。整体参赛质量令人印象深刻,不少项目在构思、实现与表达上都具备相当的完整度,呈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社会责任感,也让我在评审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启发。
1.作品观察:从「想得好」到「做得到」
今年许多优秀作品在理念上都拥有打动人心的切入点,例如健康平权、老龄辅助、环境感知等议题,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那些不仅“想得好”,还“做得到”的项目:它们关注落地的路径、系统性设计和跨设备联动,并通过交互细节体现出对目标用户深刻的理解。
举例来说,有些晋级作品在早期就融入AI能力与IoT架构,不仅将数据感知融入场景设计,还重视用户的学习成本与操作节奏,甚至为特定群体(如儿童、残障用户)设计出具备包容性与温度的操作方式。这种“兼顾理想与现实”的方案,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方向。
2.我的评审标准:
原创性:是否在问题设定或解决路径中展现新意,能否跳脱既有范式?
系统性与完整度:从用户调研、功能流程、界面视觉,到服务触点是否有统一逻辑和自洽性?
可行性:技术路径与交互手段是否具备落地潜力?是否考虑过用户真实使用的环境与限制?
3.给参赛者的Tips:
1)创新不止于“换场景”
不少作品选取了“新场景+老解决方案” 的结构,在视觉层面虽新颖,但功能逻辑过于熟悉,建议多想一层“这真的是用户最需要的吗”?特别是在健康、教育等议题中,强调真实使用行为的差异性和场景适配将更具竞争力。
2)形式之外,更注重策略思维
许多项目表达非常精美,但建议加入更多“为什么这么设计” 的过程推理。例如为什么选择这个路径?是否与用户的心智模型或感受过程相匹配?好的设计不止解决问题,更是组织信息、调节情绪的媒介。
3)勇敢讲出你独特的视角
如果你有来自个人成长经历、文化身份或专业背景的独特洞察,一定要勇敢讲出来!这些差异性的“观察力” ,才是你作品最宝贵的能量。
4.从我的获奖经历谈谈“什么想法能打动评委”
作为一位持续在设计竞赛中保持创作活力的实践者,我也凭借作品《We》和《MELO》等项目,获得了Red Dot Concept Award,UX Design Award, iF Design Award, K-Design Award, MUSE Design Award等多个国际奖项。在这些作品中,我总结出几点“能打动评委” 的共性特质:
设计回应真实困境:无论是女性在异国就医的困难,还是年轻人面对焦虑压力的情绪表达障碍,作品都直面未被充分关注的问题,提出了具体而贴近生活的解决方案。评委并不要求宏大的叙事,而是希望看到你是否真正理解并关心这个群体的需求。
概念有深度,表达有温度:比如MELO项目中,结合物理可穿戴装置与数字界面,增强用户对“自我情绪识别”与“应对机制构建” 的能力,用实际可行的方式传达抽象的心理支持理念。这种“技术与情感并重” 的路径,往往更容易获得评委青睐。
形式上追求极简、体系上讲求完整:获奖作品往往不仅仅是视觉风格吸引人,更关键的是“每个设计环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”,从用户研究、原型测试、交互动画到系统架构,具备良好的系统性与一致性。
因此,我鼓励每位参赛者:比起追求惊艳的表达,不如从一个你真正关心的问题出发,构建一套能够持续生长的解决策略。这种思路,才是通往获奖作品的底层逻辑。
希望我的这份经验笔记,能为未来的参赛者带来些许启发。感谢所有带来精彩作品的团队,也期待在未来赛场上再次见到你们的作品进化与成长!

Shuting Jiang

2025 UXDA Award评委

直播预告 | “蝉镜数字人”帮你5分钟搞定UXDA复赛作品,PPT秒变高分视频! 福利来袭!复赛选手专属课程上线!UX大咖刘胜强亲授《体验管理三部曲》~

最新活动

破解物业”双面困局”!北京蓝海忠诚服务设计论文斩获UXPA文集、HCII国际双认证

福利来袭!复赛选手专属课程上线!UX大咖刘胜强亲授《体验管理三部曲》~

评委专访 | 复赛作品如何优化?给UXD Award参赛者的Tips

直播预告 | “蝉镜数字人”帮你5分钟搞定UXDA复赛作品,PPT秒变高分视频!

官宣!「好体验推荐官」亮相:以洞见领航体验经济新浪潮

uxpachina uxpachina uxpachina

联系方式

uxpa@uxpa.org.cn

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一区新龙大厦503室

关于

  • 主席欢迎致辞
  • 关于协会
  • 志愿者介绍
  • 会员申请
  • 免责声明

项目

  • 用户体验行业年会(User Friendly)
  • 用户体验行业文集
  • 用户体验创新大赛(UXDAward)
  • GXA好体验奖
  • 服务设计大会

体验赋能,让世界更美丽

扫码关注UXPA

UXPA有问题找小U

© User Experienc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 (UXPA) China 国际用户体验专业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粤ICP备18142433号